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重阳节家庭场景,语言朴实却充满深情。
前两句用白描手法交代背景:九十岁的老母亲白发苍苍("皤"即白色),而今年的菊花比去年开得更早。这里通过"鬓发皤"和"菊早"的对比,既写出母亲年迈,又暗示时光流逝之快,为后文的亲情描写埋下伏笔。
后两句转入动人细节:一家人围坐饮酒,慢慢聊着重阳节的往事。一个"细说"生动刻画出母子间絮絮叨叨的温馨画面。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诗人感叹:世上能拥有这般清净欢愉的家庭能有多少呢?这里的"清欢"不是热闹的欢乐,而是平淡中见真情的相处,包含着对天伦之乐的珍惜。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幅简笔素描:白发老人、早开的菊花、一杯酒、一段家常对话,却传递出最打动人心的亲情。诗人通过最普通的生活场景,让我们看到幸福其实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相处时光里。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