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绝句

中池有士闭重关,夜发天光走玉环。
白日对人人不识,幅巾破褐任尘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用简单直白的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前两句"中池有士闭重关,夜发天光走玉环"是说:池塘中央住着一位隐士,他紧闭门户与世隔绝。夜晚时分,他精神焕发,像月光一样清澈透亮。"玉环"可以理解为月亮,暗示他内心纯净。

后两句"白日对人人不识,幅巾破褐任尘漫"意思是:白天出现在人群中却无人认识,他戴着简朴的头巾,穿着破旧粗布衣,任由尘土沾染。这里展现了他不修边幅、超脱世俗的形象。

全诗的精髓在于通过对比手法,塑造了一个"大隐隐于市"的智者形象: - 夜晚独处时精神明亮如月,白天在人群中却默默无闻 - 外表邋遢不起眼,内心却保持高洁 - 主动选择平凡,正是非凡智慧的体现

这种反差让我们思考:真正的智者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他们不追求外在的光鲜,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养。诗歌用池塘、月光、尘土等日常意象,把深刻的哲理说得生动自然。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