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乔兆三观荷小照(丙寅都门作)
乔翁入山不入城,烟霞吞纳身骨轻。
久占名山作山主,山中但见鱼樵行。
长安少年誇疾走,汗透衣冠貌尘垢。
升沈得丧岂由人,坐看白衣变苍狗。
遁迹高踪数十年,探幽选胜胸怀宽。
芝草菖蒲岂仙药,甘与苦李安天全。
晚节嗜好同濂溪,芳塘写作芙蓉姿。
芙蓉亭亭水清浅,白鹭閒鸥纷近远。
渔子轻舟时出没,身与烟霞共隐显。
举头天外见群山,芙蓉乱插青云端。
水面娇姿遥映带,樵歌渔唱生宾筵。
披图顿觉心神开,会须对饮三百杯。
高斋四壁无氛埃,香风淅淅空中来。
久占名山作山主,山中但见鱼樵行。
长安少年誇疾走,汗透衣冠貌尘垢。
升沈得丧岂由人,坐看白衣变苍狗。
遁迹高踪数十年,探幽选胜胸怀宽。
芝草菖蒲岂仙药,甘与苦李安天全。
晚节嗜好同濂溪,芳塘写作芙蓉姿。
芙蓉亭亭水清浅,白鹭閒鸥纷近远。
渔子轻舟时出没,身与烟霞共隐显。
举头天外见群山,芙蓉乱插青云端。
水面娇姿遥映带,樵歌渔唱生宾筵。
披图顿觉心神开,会须对饮三百杯。
高斋四壁无氛埃,香风淅淅空中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乔翁形象,通过对比世俗纷扰和山野闲适,展现了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
开篇用"入山不入城"点明乔翁远离尘嚣的选择,"烟霞吞纳身骨轻"用云雾缭绕的画面感表现他融入自然的轻盈状态。接着用长安少年"汗透衣冠"的狼狈相,反衬出山居者"坐看白衣变苍狗"的从容——这里的"白衣变苍狗"是借用典故,暗喻世事无常如白云苍狗般变幻莫测。
中间部分通过"芝草菖蒲""甘与苦李"等山野意象,表现乔翁安于朴素的生活哲学。特别提到他晚年像宋代周敦颐(濂溪先生)一样爱莲,带出"芙蓉亭亭"的经典画面:白鹭、渔舟、樵歌等元素共同构成动静相宜的山水画卷,其中"身与烟霞共隐显"堪称诗眼,将人物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最后诗人观画有感,用"对饮三百杯"的豪情和"香风淅淅"的细腻感受,表达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最动人处在于将抽象的人生选择,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自然意象——如用"芙蓉乱插青云端"的蓬勃生机,暗喻超然物外的精神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