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将军避暑石室 其二

行尽跕鸢水上头,裹尸方始得心休。
閒驱款段随乡里,我亦君家马少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将军在战争结束后想过平凡生活的故事。

第一句"行尽跕鸢水上头"说的是将军已经打完仗了,像飞鸟一样经历过惊险的水上战斗。这里的"跕鸢"指的就是像老鹰一样在水上盘旋的惊险场景。

第二句"裹尸方始得心休"最打动人心。将军说只有经历过战场的生死("裹尸"指战死沙场),才能真正放下心来。这句话写出了军人特有的生死感悟。

第三四句"閒驱款段随乡里,我亦君家马少游"是将军现在的愿望:就想悠闲地骑着慢马("款段"指慢行的马),跟着乡亲们一起生活,做个像马少游那样的普通人。马少游是历史上有名的隐士,这里将军用他来比喻自己想要平凡生活的心情。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跕鸢"和"裹尸"两个战场意象,短短两句就勾勒出将军的戎马生涯
2. 后两句突然转向平淡的乡村生活,形成强烈反差
3. "我亦"二字特别动人,表现出将军放下功名、甘愿平凡的豁达心态

这就像现代很多退伍军人,经历过枪林弹雨后,最向往的反而是牵着马、种着地的简单生活。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说出了这种深刻的人生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