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本画锁谏图歌
松圆诗老鉴别殊,视我唐人锁谏图。
谁其画者阎立本,绢素完好精神俱。
画中髣髴在离石,雄姿风气钟佳雏。
白日雷霆纵游猎,青春台殿收名姝。
刺天甲观不时起,老臣元达昧死趋。
一陈苍生爱膏血,再陈先业由劳劬。
三陈兵疲及人怨,皇矣汉祖诚师模。
殿上赪然变颜色,横眉力士来虎貙。
扶将下殿赴砧几,速令鼠首悬高衢。
可怜此臣亦狡狯,锒铛先贯腰膂粗。
攀树情知胜攀槛,震威不得挠其肤。
怪事宫奴传入内,蛾眉冉冉来椒涂。
口吟舌话未及竟,遥看霁色浮眉须。
我观此画三叹息,笔之所到与史符。
画手生年亦奇士,淩烟曾貌英卫徒。
贞观致治前代少,魏徵直谏天下无。
田舍老翁恨欲杀,明德一言天笑愉。
厥后贤妃谏薄伐,疏草质直如盘盂。
惜哉弦在矢已发,毫釐一失千年徂。
玉关西开瀚海沸,驯至边镇生忧虞。
乃知进图寓谲谏,近思远虑皆区区。
使知僭国重补阙,何况圣朝疏庙谟。
小臣贱妾虮与虱,务令一一尽其愚。
粉墨丹青向千载,城倾国破如斯须。
陵空想随金碗出,迹真不比兰亭摹。
何当持此献密勿,万有一补良非迂。
万有一补良非迂,丈人收藏姑自娱。
谁其画者阎立本,绢素完好精神俱。
画中髣髴在离石,雄姿风气钟佳雏。
白日雷霆纵游猎,青春台殿收名姝。
刺天甲观不时起,老臣元达昧死趋。
一陈苍生爱膏血,再陈先业由劳劬。
三陈兵疲及人怨,皇矣汉祖诚师模。
殿上赪然变颜色,横眉力士来虎貙。
扶将下殿赴砧几,速令鼠首悬高衢。
可怜此臣亦狡狯,锒铛先贯腰膂粗。
攀树情知胜攀槛,震威不得挠其肤。
怪事宫奴传入内,蛾眉冉冉来椒涂。
口吟舌话未及竟,遥看霁色浮眉须。
我观此画三叹息,笔之所到与史符。
画手生年亦奇士,淩烟曾貌英卫徒。
贞观致治前代少,魏徵直谏天下无。
田舍老翁恨欲杀,明德一言天笑愉。
厥后贤妃谏薄伐,疏草质直如盘盂。
惜哉弦在矢已发,毫釐一失千年徂。
玉关西开瀚海沸,驯至边镇生忧虞。
乃知进图寓谲谏,近思远虑皆区区。
使知僭国重补阙,何况圣朝疏庙谟。
小臣贱妾虮与虱,务令一一尽其愚。
粉墨丹青向千载,城倾国破如斯须。
陵空想随金碗出,迹真不比兰亭摹。
何当持此献密勿,万有一补良非迂。
万有一补良非迂,丈人收藏姑自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阎立本的《锁谏图》的,诗人通过描绘这幅画,表达了对古代忠臣直谏精神的敬佩,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松圆诗老(即唐代诗人杜甫)对这幅画非常赞赏,认为它描绘的是唐代的事情。这幅画是阎立本所作,画在绢布上,保存完好,充满了精神。
接着,诗人描述了画中的场景:画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离石(地名)那里,他们雄壮的姿态和风度让人印象深刻。画中的人物在白日里像雷霆一样游猎,在青春的台殿中选拔美女。他们高大的甲观(宫殿)不时地升起,老臣元达(指唐太宗李世民)不顾生死地进谏。
诗人提到老臣三次进谏,分别是关于苍生、先业和兵事。他赞扬了汉祖刘邦的英明,认为殿上的人听了之后脸色都变了,横眉的力士也来保护。老臣被扶下殿,命令将罪犯悬挂在城楼上。
诗人感叹这位忠臣虽然被囚禁,但他的精神不屈。宫奴将消息传到宫中,贵妃听后也感到了震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忠臣的同情和对贵妃的批评。
诗人最后说,这幅画让他感慨万分,画中的笔触与历史相符。画家的生平和淩烟(指唐代画家吴道子)一样,都是描绘英勇之人的。他提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魏徵直言不讳,但后人却因为失误而忘记了这些。
诗人还提到了其他历史事件,如贤妃劝谏皇帝不要轻易发动战争,但已经晚了。他感叹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小失误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后果。
最后,诗人希望这幅画能够被收藏起来,提醒后人珍惜和平,重视忠臣的谏言。他希望这幅画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收藏者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