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顾宗伯)退休归乡时所作,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和依依不舍之情。
前四句写师生情谊:在远离尘嚣的翰林院(玉署)中,师生多次通过文章(授简)亲密交流。作者谦虚地说,自己虽然有幸成为老师的学生(登龙客),但才能有限(短步),就像一匹劣马跟着千里马跑(附骥人),实在惭愧。
中间两句形成对比:一方面惋惜老师离开后,翰林院(秘阁)将失去智慧的光芒(藜光指深夜读书的灯光);另一方面又为老师能回家陪伴母亲(北堂萱树指母亲)享受天伦之乐而高兴。
最后两句是美好祝愿:知道老师回家尽孝(爱日指珍惜陪伴父母的时光)定会十分快乐,期待老师虽退休(曳履)但仍会像过去一样精神焕发(捧日新比喻保持高尚品格)。全诗通过翰林院清幽环境、师生论文场景、孝亲典故等意象,把尊师重道和孝亲之情自然融合,语言庄重又不失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