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赛娘的年轻歌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她的才华与魅力。
前两句"赛娘十五解新声,杨柳腰肢怯啭莺"是说:十五岁的赛娘能唱新潮的歌曲,她柔软的腰肢像杨柳一样轻盈,连黄莺听到她的歌声都会害羞得不敢啼叫。这里用"怯啭莺"的夸张手法,突出了赛娘歌声的美妙动人。
后两句"好写潘郎胡十八,教伊传唱满京城"则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能为赛娘创作像"潘郎胡十八"这样流行的曲调,让她的歌声传遍整个京城。这里的"潘郎胡十八"可能是指当时流行的曲调名称。
全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既展现了少女歌者的青春活力与艺术才华,又流露出诗人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与推广热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杨柳腰肢)和夸张(怯啭莺)等手法,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读来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