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酬钱子坚

年来鸡骨枕茅亭,寂寞丘园滞客星。
一杖看云何处好,九山落木不堪听。
梦残烽火魂初定,头白江湖眼倍青。
天末醉歌余数子,可知林竹未凋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文人在乱世中的心境和生活状态,充满沧桑感却不失文人风骨。

首联"鸡骨枕茅亭"用夸张手法,说自己在茅草亭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突出生活的清贫。"客星"是自比,暗示自己像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被困在这个荒芜的园子里。

颔联写日常活动:拄着拐杖看云,听着山里落叶的声音。看似闲适,实则"不堪听"三字透露出内心的凄凉。落叶声本属自然,但在他听来却格外刺耳,暗示心境悲凉。

颈联最见功力。"梦残烽火"说明刚经历过战乱,惊魂未定;"头白江湖"是说自己漂泊半生,头发都白了。但"眼倍青"三字绝妙,既指眼睛因年老更显浑浊,又暗含"青眼"典故,表示自己依然保持文人清高的品格。

尾联突然转折:虽然处境艰难,但还有几个知心朋友能一起喝酒唱歌。最后"林竹未凋零"既是写实,也是象征——竹子代表文人气节,说明即便在乱世,文人风骨依然存在。

全诗妙在把战乱后的凄凉与文人骨气完美结合。写景时处处透着孤寂,但字里行间又藏着不服输的倔强。特别是"眼倍青"和"林竹未凋零"的意象,把中国传统文人"穷且益坚"的精神表现得含蓄而有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