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开水沙连番界杂作六首

弃此千里地,唐山一省同。万雾倚天际,清浊与海通。

广野浑无垠,民番各喁喁。不设官兵守,其患将无穷。

南划虎尾溪,北踞大鸡笼。卒足四百名,分汛扼要冲。

台北庶不虚,全郡势自雄。晏海最上策,犹豫误乃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作者在讨论台湾水沙连地区(今南投一带)的边防问题,核心观点就一句话:这块战略要地不派兵驻守,后患无穷!

全诗可以拆解成三层意思:

1. 地理重要性(前6句) - 作者说这片土地辽阔肥沃("千里地"),和大陆福建省一样重要("唐山一省同")。 - 用"万雾倚天际"形容山势高耸入云,"清浊与海通"说这里的河流直通大海,强调这里是连接山海的关键通道。 - "民番各喁喁"指汉族和原住民混居,暗示管理难度大。

2. 安全隐患(中间4句) - 直接点出问题要害:没有军队驻守("不设官兵守"),会酿成大祸。 - 划出危险范围:南到虎尾溪(云林),北到大鸡笼(基隆),整个西部平原都暴露在威胁下。

3. 解决方案(后6句) - 提出具体方案:派400名士兵("卒足四百名"),守住关键据点("扼要冲")。 - 这样既能保障台北安全("台北庶不虚"),又能巩固全岛防御("全郡势自雄")。 - 最后两句很犀利:说加强海防("晏海")才是上策,再犹豫不决就是耽误大事("误乃公")。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广野浑无垠"这样开阔的意象,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台湾平原的辽阔。 - "民番各喁喁"六个字就生动刻画出多民族混居的复杂局面。 - 最后"犹豫误乃公"像敲警钟,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作者急迫的心情。

本质上,这是200年前的一份"国防建议书",用诗歌形式写出来,既有实用价值,又比枯燥的奏折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