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怀人诗 其二十三 (光绪十六至十七年作)

走遍环球西复东,莼鲈归隐卧吴淞。
可怜一副伤时泪,洒尽吞花卧酒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走遍世界后选择归隐的文人,表面上过着悠闲生活,内心却充满忧国忧民的苦闷。

前两句"走遍环球西复东,莼鲈归隐卧吴淞"说主人公阅历丰富,最终像古人张翰思念家乡莼菜鲈鱼那样,回到吴淞江畔隐居。这里用"环球"体现现代视野,"莼鲈"用典却自然,展现传统文人的归宿。

后两句"可怜一副伤时泪,洒尽吞花卧酒中"是诗眼。表面上他在赏花饮酒,实际是把对时局的忧愤都化在了酒里。"吞花"这个动作很传神,看似风雅,实则是把眼泪和花瓣一起咽下的苦涩。"卧酒"也不是真醉,而是借酒消愁的无奈。

全诗妙在对比:环球壮游与江南归隐的对比,表面风雅与内心痛苦的对比。诗人用短短四句,就勾勒出一个典型近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既有传统文人的隐逸情怀,又有面对时代变革的无力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强颜欢笑"的生存状态,明明满腹忧患,却只能通过风花雪月来排遣。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