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春夜泊娄江哭徐子元晦四首 其三

能以风流和友声,转于峭独见交情。即看涕唾千金重,不分头颅片羽轻。

柳市莺花悲侠少,兔园膏火泣书生。帷堂一哭知多少,谁把深心仔细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夜泊船时悼念好友徐元晦所作,情感真挚动人。

首联说徐元晦既能以风流才情与朋友和谐相处,又能在孤傲清高中见出真挚的友情。这里的"风流"不是指轻浮,而是指才华横溢、洒脱不羁;"峭独"则形容他性格刚直、不随波逐流。

颔联用对比手法,说他的言行(涕唾)如千金般珍贵,而自己的生命(头颅)却轻如鸿毛,表达了对逝者的极度敬重和自我谦卑。

颈联通过景物烘托悲情:柳市莺花本是春日美景,却因失去这位侠义少年(徐元晦)而显得悲伤;兔园(指读书人聚集之地)的灯火下,书生们为他的离世而哭泣。

尾联写灵堂前的痛哭,但真正理解逝者内心的人又有多少呢?这一问既表达了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也暗含了知音难觅的感慨。

全诗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既赞美了逝者的品格,也抒发了深切的哀思,读来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