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心到忘机便是仙。琴能得趣任无弦。病多课子酬文债,田少从人借酒钱。

生盛世,遇今年。雕虫存稿不求传。有言难尽闲中乐,竹影花香白昼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上阕开头两句就点明主旨:只要心境纯净、不存机心,人就能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即使没有琴弦,只要懂得欣赏音乐的真趣,照样能享受其中。这里用"无弦琴"的典故,说明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形式,而在于内心感受。

中间几句写作者的日常生活:虽然身体多病,但可以教导孩子读书写文章来偿还"文债"(指欠下的诗文创作);田地虽少,但可以向人借钱买酒喝。这些描写展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不为物质所困的生活态度。

下阕写作者身处太平盛世,又逢好年景,但他并不追求名声,只满足于保存自己的小作品("雕虫存稿"指不重要的诗文)。最后两句最妙:竹影婆娑、花香袭人的午后,悠闲地睡个午觉,这种闲适之乐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通过这个生动画面,把"闲中乐"的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词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华丽辞藻,却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智慧。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懂得知足常乐;生活的乐趣往往就藏在最平常的时光里。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