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饯三山赵茂实二首 其一
煌煌洛阳城,衢术万国通。车尘日交骛,襟期那易同。
目成者谁欤,言笑春怡融。我自商声歌,君亦手丝桐。
西风忽以厉,高情逐云鸿。辍笔金銮坡,一麾沧海东。
补过要汲直,草诏须陆公。盈庭愕相顾,蹇蹇胡不容。
君去我独留,我阙谁与攻。况复狗尾续,羞颜莲炬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好友赵茂实在繁华洛阳城中的深厚友谊,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繁华洛阳的相遇相知(前六句)
诗人用"煌煌"形容洛阳城的繁华,街道上各国车马往来不息。在这喧嚣都市中,能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赵茂实)实属难得。两人一见如故,一个吟诗(商声歌),一个弹琴(手丝桐),在春日里谈笑风生,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知音之情。
2. 秋风中的突然离别(中间八句)
随着秋风转凉,友人突然要离开京城(金銮坡指皇宫),去遥远的东海边任职。诗人用"高情逐云鸿"形容友人志向高远。接着用"汲直"(汉代直臣汲黯)和"陆公"(唐代文人陆贽)两个典故,赞美友人刚直敢谏的品格和出色的文采,暗指友人是因为正直敢言而被调离京城。
3. 孤独留守的惆怅(最后四句)
友人离去后,诗人感到孤独无依,就像断了弦的琴无人修补("我阙谁与攻")。更让他难堪的是,自己还要继续留在朝廷,像"狗尾续貂"般勉强应付工作,在宫灯(莲炬)照耀下感到羞愧脸红。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官场虚伪的厌倦,以及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
- 热闹都城与知音难觅的对比
- 春日欢聚与秋风离别的对比
- 友人高洁与自己苟且的对比
表达了三个核心情感:
1)对纯粹友情的珍视
2)对官场现实的失望
3)对自我处境的反思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四句,诗人不直接说想念朋友,而是通过描写自己像"断了弦的琴"、"续貂的狗尾"这些生动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他失去知己后的孤独与失落。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