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雀图为余通政可才赋
码碯坡前冬雪晴,琅玕竹外梅梢横。
晓来群雀喜翔集,或斗或啄兼和鸣。
其中一鸟与众异,洁白翎毛雪霜似。
长养初蒙卵翼恩,冲飞原有云霄志。
伊谁笔法妙入神,缣素写来能迫真。
况兼景物更奇绝,生意满前诚可人。
良工旧说黄筌辈,熟玩斯图亦云最。
宝绘之堂迹已陈,对此令人增慷慨。
晓来群雀喜翔集,或斗或啄兼和鸣。
其中一鸟与众异,洁白翎毛雪霜似。
长养初蒙卵翼恩,冲飞原有云霄志。
伊谁笔法妙入神,缣素写来能迫真。
况兼景物更奇绝,生意满前诚可人。
良工旧说黄筌辈,熟玩斯图亦云最。
宝绘之堂迹已陈,对此令人增慷慨。
现代解析
这首《百雀图为余通政可才赋》描绘了一幅冬日百雀图的生动场景,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画面感十足的冬日雀趣
诗开头用"码碯坡""琅玕竹""梅梢"搭建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清晨雪晴时分,成群的麻雀在雪竹梅枝间嬉戏,有的打架、有的啄食、有的唱歌,就像在看一部生动的自然纪录片。特别突出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白雀,它的羽毛像霜雪般洁白,既表现出幼鸟受哺的温情,又暗含它渴望高飞的志向。
2. 画技与画意的双重赞叹
诗人用"笔法妙入神""缣素迫真"盛赞画家的技艺高超,能把麻雀画得栩栩如生。更难得的是整幅画"生意满前"——充满鲜活的生命力,连冰雪寒梅都显得生机勃勃。提到宋代画鸟大师黄筌作对比,说眼前这幅甚至更胜一筹,可见评价之高。
3. 画外的人生感慨
结尾的"宝绘堂迹已陈"暗藏深意:再珍贵的画作终会随岁月褪色,就像人生荣华难以长存。但此刻画中雀群的生机与那只志在云霄的白雀,又让人感受到生命永恒的活力。这种"逝去与永恒"的对照,正是诗人看着画作突然感慨的原因。
全诗最妙处在于:表面是夸一幅麻雀图画得逼真,实则通过麻雀世界映照人间——有平凡的欢闹,也有不凡的志向;能欣赏瞬间的美好,也懂得永恒的珍贵。就像我们看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既怀念过去的温暖,又为其中定格的生命力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