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县尹江上看花二公作竹枝歌予亦作数首 其七

黄家渡西多好春,看花须著少年人。
少年看花花自喜,白发看花花亦嗔。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一个关于年龄与心态的深刻道理。

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黄家渡西边春光明媚,但诗人强调"看花要年轻人去看"。这里用"多好春"和"少年人"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美好的事物需要匹配的心态去欣赏。

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精髓:年轻人看花时,花也显得欢喜;而白发老人看花时,花却好像在生气。这其实不是说花真的会变脸,而是用拟人手法揭示了一个生活真相——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境的人眼中会呈现完全不同的状态。年轻人充满活力,看什么都新鲜有趣;而老年人可能带着沧桑感,再美的风景也难引起共鸣。

诗人通过"花自喜"和"花亦嗔"的巧妙对比,提醒我们:不是风景变了,而是看风景的人变了。保持年轻心态,才能永远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这种对生命态度的思考,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