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钱武肃王水府告文银简
顺治纪元吴大旱,太湖龟坼湖底见。
杷沙银简蟠龙螭,长六寸许广半之。
其质权衡二十两,镌字毫釐曾不爽。
一百七十有九文,硬黄可拓于今存。
文言大道弟子天下都元帅,吴越国王时年七十又七岁。
二月十六日诞生,统制山河时康平。
苍昊降祐神垂恩,特修龙简恭醮陈。
乞镠四时履历遐寿龄,眼目光明无疾疢。
家国兴隆子孙盛,志祈玄祝相投诚。
太湖水府当沈璧,告文传自金龙驿。
苏州吴县洞庭乡,东皋之里神昭彰。
末以宝正三年岁戊子,三月二十六日壬申纪。
此拓藏诸谦六君,秀水杨氏名大炘。
吾家世世居吴门,亟书崖略识旧闻。
杷沙银简蟠龙螭,长六寸许广半之。
其质权衡二十两,镌字毫釐曾不爽。
一百七十有九文,硬黄可拓于今存。
文言大道弟子天下都元帅,吴越国王时年七十又七岁。
二月十六日诞生,统制山河时康平。
苍昊降祐神垂恩,特修龙简恭醮陈。
乞镠四时履历遐寿龄,眼目光明无疾疢。
家国兴隆子孙盛,志祈玄祝相投诚。
太湖水府当沈璧,告文传自金龙驿。
苏州吴县洞庭乡,东皋之里神昭彰。
末以宝正三年岁戊子,三月二十六日壬申纪。
此拓藏诸谦六君,秀水杨氏名大炘。
吾家世世居吴门,亟书崖略识旧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清朝顺治年间太湖大旱时发现的一件文物故事,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1. 文物发现:大旱让太湖干裂,人们在湖底挖沙时发现了一块银简(刻字的银板),长约6寸宽约3寸,重20两,上面刻着179个清晰可辨的文字。
2. 文物内容:银简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镠(钱武肃王)的"水府告文"——相当于向水神祈福的文书。77岁的国王在文中祈求:
- 自己健康长寿、耳聪目明
- 国家繁荣昌盛
- 子孙兴旺
最后注明是公元928年(宝正三年)三月二十六日投放到太湖的。
3. 历史价值:
- 像"时间胶囊"一样保存了千年前的真实祈愿
- 通过"天下都元帅""吴越国王"等头衔,反映了当时地方政权的情况
- 记载了具体日期和投放地点(苏州吴县洞庭乡),具有地理考证价值
4. 诗文亮点:
- 用"龟坼"形容干裂的湖底很形象
- "硬黄可拓"说明刻字保存完好,像新刻的一样
- 最后交代这个拓片被收藏家谦六君(杨大炘)收藏,说明诗人亲眼见过实物
全诗像一篇微型考古报告,既有历史厚重感(千年银简),又带着人情味(老国王的朴素愿望),最后落到现实收藏,把过去和现在串联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