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舞者在宴会上的动人舞姿,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舞蹈之美。
上片写舞者刚登场时的惊艳瞬间:她穿着舞袜的纤足像弯弓般轻盈灵巧,裙摆翻飞如同晚霞般绚烂,而微微抬起的脚尖则像一弯新月,整个画面充满动态的美感。这里用"晚霞"和"新月"两个自然意象,把抽象的舞姿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
下片聚焦舞者曼妙的体态:她旋转时腰肢柔软多变,衣袂飘飘就像被风吹散的雪花。这种美让人产生"生怕她被风吹走"的怜惜感,于是主人放下珍珠帘幕,既为留住这美景,也暗示舞蹈已到尾声。词人用"回雪"(雪花回旋)的典故,不着痕迹地化用古典意象来描摹现代舞姿。
全词最妙处在于将短暂的舞蹈瞬间凝固成永恒画面,通过"怕飞走-放帘隔"的戏剧性心理,把观众对美的珍视之情写得活灵活现。就像我们看精彩表演时,总希望时间能停留得久一些。
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