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鲍鱼吹腥秦失鹿,大蛇中断神媪哭。
函谷泥丸一旦开,轵道降人帝车覆。
江东子弟空八千,入关有约如王言。
三章约法慰父老,鸿门一宴聊殷勤。
项庄酒酣拔剑舞,屠狗壮士怒裂眦。
腰间宝玦空三回,君王不忍徒为尔。
夜游霸上杯不胜,几踏虎尾行春冰。
孰知大运终四百,事有天定非人能。
咸阳宫殿火三月,玉斗无声楚歌歇。
霸业萧条王业成,楚汉兴亡两分辙。
函谷泥丸一旦开,轵道降人帝车覆。
江东子弟空八千,入关有约如王言。
三章约法慰父老,鸿门一宴聊殷勤。
项庄酒酣拔剑舞,屠狗壮士怒裂眦。
腰间宝玦空三回,君王不忍徒为尔。
夜游霸上杯不胜,几踏虎尾行春冰。
孰知大运终四百,事有天定非人能。
咸阳宫殿火三月,玉斗无声楚歌歇。
霸业萧条王业成,楚汉兴亡两分辙。
现代解析
这首《鸿门宴》用生动的画面感讲述了刘邦项羽争霸的关键转折点。全诗像一部快节奏的历史电影,我们可以分成几个场景来理解:
1. 背景铺垫(前四句): 用"鲍鱼臭了"比喻秦朝腐败(暗指赵高用鲍鱼掩盖胡亥尸臭的典故),"大蛇中断"指刘邦斩白蛇起义。函谷关被攻破、秦王子婴投降,短短几句就把秦朝灭亡的场面写活了。
2. 矛盾升级(中间八句): 项羽带着八千江东子弟威风凛凛,刘邦却抢先入关。这里用"三章约法"(刘邦的约法三章)和"鸿门宴"形成对比,一个收买人心,一个暗藏杀机。项庄舞剑、樊哙怒目的经典场景写得特别有戏剧性,"腰间宝玦"指范增三次举玉玦暗示项羽动手,但项羽犹豫不决。
3. 历史转折(后六句): 用"踩老虎尾巴""走薄冰"形容刘邦的险境,但笔锋一转说"天意难违"——暗示刘邦注定成功。最后咸阳大火、项羽悲歌的结局,与刘邦建立汉朝形成强烈反差,"两分辙"就像两条分叉的车辙,道尽不同选择导致的不同命运。
全诗最妙的是把鸿门宴写成一场"权力天平倾斜的瞬间":项羽的优柔寡断、刘邦的隐忍狡猾、范增的焦急、樊哙的勇猛,都浓缩在这场饭局里。最后用"大火"和"无声玉斗"的意象,无声地宣告了项羽时代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