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袅娜 观查伊璜女乐即席分赋

看先生老矣,兀自风流。
围翠袖,昵红楼。
羡香山、携得小蛮樊素,玉箫金管,到处遨游。
舞爱前溪,歌怜子夜,记曲娘、还数阿柔。
戏罢更教弹绝调,氍毹端坐拨箜篌。
新制南唐院本,衣冠巾帼,抵多少、优孟春秋。
拖六幅,掩双钩。
英雄意态,儿女娇羞。
灯下红儿,真堪消恨,花前碧玉,耐可忘忧。
是乡足老,任悠悠世事,烂羊作尉,屠狗封侯。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风流潇洒的老先生享受歌舞生活的场景,充满了对艺术和闲适生活的赞美。

上片写老先生虽已年迈,但依然风流倜傥。他身边围绕着穿翠绿衣袖的歌女,在红楼上亲密相处。词人羡慕他能像唐代诗人白居易那样,带着能歌善舞的侍女(小蛮、樊素)四处游玩。老先生欣赏着优美的音乐(玉箫金管),喜欢看《前溪》这样的舞蹈,爱听《子夜》这样的歌曲。歌女中特别提到"阿柔"很会记曲调。表演结束后,老先生还让乐师弹奏绝妙的曲调,自己端坐在毛毯上弹奏箜篌。

下片转到描写表演内容。歌女们表演的是新编的南唐故事,穿着古代服饰,演绎着历史人物故事。她们拖着长裙,遮住小脚,既能表现英雄气概,又能展现女儿家的娇羞。在灯光下,这些红衣歌女的表演让人忘记烦恼;在花前,她们的歌舞让人忘却忧愁。词人认为在这样的艺术之乡终老很满足,管他世间那些荒唐事——比如让卖烂羊肉的当官,或者给杀狗的封侯爵。

全词通过生动的歌舞场景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蔑视。用热闹的歌舞场面反衬出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