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雪埋千尺石,洞门冻折数株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极寒山林的冬日景象,短短两句却充满画面感和力量感。

第一句"天际雪埋千尺石"像电影里的高空镜头:远远望去,连高耸入云的巨石都被厚厚的积雪完全掩埋,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一片苍茫的白色。"千尺"这个夸张说法,既表现了山石的巍峨,更反衬出积雪之深,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严。

第二句"洞门冻折数株松"把镜头拉近到山洞前:原本挺拔的青松被严寒生生冻断,歪斜地倒在雪地里。"冻折"这个词用得特别生动,我们仿佛能听见松枝在极端低温下"咔嚓"断裂的声音,连最耐寒的松树都扛不住,可见寒冷程度之剧烈。

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冷啊",而是通过积雪埋巨石、寒冰冻断松这两个极具冲击力的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刺骨的严寒。这种"用画面说话"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有感染力。短短十四个字,就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银装素裹却又危机四伏的冰雪世界,体会到自然界令人敬畏的力量。

释洪英

释洪英(一○一二~一○七○),俗姓陈,号宝峰英禅师,邵武(今属福建)人。初依曹山雅禅师,后为黄龙南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七),南岳下十三世。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居庐山圆通寺。二年,开法于石门。迁隆兴府泐潭(同上书)。三年卒,年五十九。《禅林僧宝宝传》卷三○有传。今录偈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