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诸暨王秀才华轩
卜居远喧阗,山中有清意。
中为风月轩,周诗得标置。
琴书道自乐,花柳春争媚。
纷华非所事,安恬养天智。
君家逸少后,芬芬今不坠。
文章擅场屋,孝弟先闾比。
小淹何足嗟,懿德天所秘。
酝藉勿感慨,云雷起平地。
中为风月轩,周诗得标置。
琴书道自乐,花柳春争媚。
纷华非所事,安恬养天智。
君家逸少后,芬芬今不坠。
文章擅场屋,孝弟先闾比。
小淹何足嗟,懿德天所秘。
酝藉勿感慨,云雷起平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喧嚣、隐居山中的文人雅士的生活,赞美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品格。
诗的开头说这位王秀才选择住在远离闹市的山中,享受清净的生活。他的住所名为"风月轩",周围景色如诗如画。这里"风月"不是指男女之情,而是指自然风光,暗示主人高雅的情趣。
中间部分描写了他的日常生活:弹琴读书自得其乐,春天里花草树木争奇斗艳。他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安于恬淡的生活,修养自己的天性智慧。这里用"天智"强调人天生的灵性,暗示这种隐居生活能让人保持本真。
接着称赞王秀才出身名门("逸少"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家学渊源至今不衰。他文章写得好,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而且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乡里都有好名声。虽然暂时仕途不顺("小淹"指暂时不得志),但他高尚的品德是上天赐予的宝贵财富。
最后两句是劝勉:不要因为暂时不得志而感慨,要像平地突然响起惊雷一样,等待时机一鸣惊人。这里用"云雷起平地"比喻人生转机,鼓励王秀才保持豁达心态。
全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表达了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人生理想,同时鼓励暂时不得志的人保持信心。诗中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交融,语言清新自然,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高雅、重视品德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