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徐通仲兼简仲锡通仲与诚斋为乡人近来赴调

斯文准乾坤,作者难屈指。
我从李郎游,知有徐孺子。
春风杼洲前,白月太湖尾。
怀哉来无期,玉唾炯在纸。
去年识仲氏,何啻空谷喜。
合并忽自天,倾倒见底里。
维君天下土,竹箭东南美。
胡不在石渠,诸公当料理。
千岩今林宗,泉石助风轨。
示疾不下堂,有句高八米。
此老笔砚交,诚斋古元礼。
毫端酒秋露,去国词愈伟。
属闻都门别,回首即桑梓。
独怜苕溪上,垂榻俟行李。
烟波肯寻盟,归棹为君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夔写给朋友徐通仲和仲锡的赠别之作,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赞赏。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夸赞朋友才华
- "斯文准乾坤":说徐通仲的文章堪称天下典范。
- "我从李郎游":通过共同朋友李郎的介绍,认识了徐通仲这样像古代高士徐孺子般的人物。
- 用"春风白月"的意象,形容读徐通仲诗文时如沐春风的感受。

2. 回忆相识过程
- 去年认识了仲锡(仲氏),就像在空谷中遇到知音般惊喜。
- "合并忽自天":形容三人志趣相投,仿佛天意安排的相聚。
- "倾倒见底里":指交谈时坦诚相见,毫无保留。

3. 赞美二人品格
- 把徐通仲比作东南地区最优质的竹箭("竹箭东南美"),夸他才华出众。
- 奇怪他为何还没被朝廷重用("胡不在石渠"),认为他值得更好的职位。
- 把仲锡比作东汉名士郭林宗("千岩今林宗"),说他像隐士般清高,连生病都不下床会客。

4. 表达惜别之情
- "诚斋古元礼":将另一位朋友杨万里(号诚斋)比作东汉名士李元礼。
- "去国词愈伟":说杨万里被贬后写的诗反而更出色。
- 最后几句写离别场景:想象朋友乘船离去,自己会在苕溪边摆好床榻等待他归来,如果朋友愿意再续前缘,自己随时准备迎接。

全诗亮点:
- 通篇用历史名人(徐孺子、郭林宗等)比喻朋友,既显尊重又展现他们的高洁品格。
- "春风白月""秋露"等自然意象的运用,让情感表达更含蓄优美。
- 结尾的"垂榻俟行李"用典故(东汉陈蕃为徐孺子专设床榻)表达对友情的重视,比直说"我会想你"更耐人寻味。

这首诗本质上是一封用诗歌写成的深情告别信,既有对朋友才华的真心赞美,也有对相聚时光的怀念,更有对未来的约定,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高雅又真挚的友谊。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