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的清雅风姿,并借花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意趣的欣赏。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和生动的画面感,让读者轻松感受到水仙之美。
开头用"借水开花"点明水仙的特性,说它体态丰盈就像用水养出来的美人。"护畦寒日"这句把花比作寒风中守护菜畦的玉雕,既写出花的晶莹剔透,又暗示其耐寒品格。
中间四句用饮食器具和飞鸟作比:白花如素盘,黄花似酒杯,绿叶像筷子发簪,白发老人与青翠花叶形成有趣对比。后两句更妙,把水仙比作踏浪的白鹭和洁白的飞鸿,让静态的花有了动态的美感。
结尾笔锋一转,诗人说不要为凋谢伤感,因为自己正欣赏着它无穷的生机趣味。这种豁达态度突破了传统咏花诗的伤春悲秋,展现出对生命活力的珍视。全诗比喻新颖,画面清新,在寻常景物中发现了不寻常的意趣。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