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二首 其二

不怨红颜怨命穷,琵琶呜咽独悲风1。
那知国事颠如此2,写照犹须赂画工3。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朱敦儒所作,通过对王昭君故事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句“不怨红颜怨命穷”,诗人说昭君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美貌而感到不满,而是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这表达了诗人认为命运的不公远比美貌更值得哀怜的观点。

第二句“琵琶呜咽独悲风”,这里用了琵琶这一乐器来象征昭君的哀伤和悲痛。琵琶声在风中呜咽,仿佛在诉说着昭君的不幸。这里的“悲风”不仅仅指自然界的风,也象征着昭君所处的艰难环境和内心的悲凉。

第三句“那知国事颠如此”,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命运无常的感叹。诗人说,昭君怎会知道国家的局势会变得如此动荡不安。

最后一句“写照犹须赂画工”,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昭君的形象是否需要通过画工来流传,这背后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中对美女形象的过度强调和商业化利用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昭君的故事,不仅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还批判了当时社会对于美的过度商业化。诗人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富有深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