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夜月观花八韵
寂寂名园笼月地,溶溶皓魄照花天。
寻春无事登山屐,卜夜疑乘棹雪船。
植得瑶池琪树满,涌来碧海宝珠圆。
空涵色象真成幻,写入虚灵艳更妍。
一片金波镕玉镜,万枝紫姹间红嫣。
冰魂漏永迷蝴蝶,芳梦宵深警杜鹃。
皎洁不随云影暗,妖娆正浥露华鲜。
如斯景物君能咏,想像香光我亦怜。
寻春无事登山屐,卜夜疑乘棹雪船。
植得瑶池琪树满,涌来碧海宝珠圆。
空涵色象真成幻,写入虚灵艳更妍。
一片金波镕玉镜,万枝紫姹间红嫣。
冰魂漏永迷蝴蝶,芳梦宵深警杜鹃。
皎洁不随云影暗,妖娆正浥露华鲜。
如斯景物君能咏,想像香光我亦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光下静谧花园的梦幻美景,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夜色与花影交融的奇妙画面。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月光花园的奇幻舞台 开篇用"寂寂名园"和"溶溶皓魄"营造出月光笼罩的静谧氛围,整个花园仿佛被镀上一层银纱。诗人用"瑶池琪树""碧海宝珠"等神话意象,把现实的花园升华为仙境,月光下的花朵像海底明珠般晶莹剔透。
2. 色彩与光影的交响曲 诗中运用了大量视觉对比:"金波玉镜"写月光如水,"紫姹红嫣"绘花色绚烂。特别精彩的是"皎洁不随云影暗"这句,既写出月光的穿透力,又暗喻高洁品格。露珠在月光下闪烁的细节("妖娆正浥露华鲜"),让画面更具立体感。
3. 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后四句引入蝴蝶、杜鹃等意象,将场景从视觉延伸到听觉想象。"冰魂""芳梦"这些词语让花园带着梦境的虚幻感,而突然出现的杜鹃啼声又把人拉回现实,形成巧妙的情感张力。
全诗最动人的是诗人对瞬间美景的珍视。他不仅用文字定格了月下花影的绝美画面,更通过"君能咏""我亦怜"的结尾,邀请读者共同感受这份转瞬即逝的美丽,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物我交融"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