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横跨水面的石桥,以及周围云雾缭绕、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色。
第一句"云际飞梁压水开"用动态的笔法描写石桥:桥像从云端飞落,横跨在水面上,把水流"压"开。这个"压"字用得很有力量感,既写出桥的雄伟,又暗示桥的重量感。
第二句"翠岩丹壑自萦回"转向描写周围环境:翠绿的山岩和红色的山谷自然地蜿蜒盘旋。这里用"翠"和"丹"两种鲜艳的颜色形成对比,画面感很强。
第三句"扪萝欲记天台路"写诗人的动作:他抓着藤萝想要记住通往天台的路。这里暗用典故,天台山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仙境,暗示这里景色如仙境般美丽。
最后一句"片片青霞屐底来"最有意境:诗人行走时,脚下的青霞(可以理解为山间的云雾或霞光)一片片升起。这个画面既真实又梦幻,把云雾写得像有生命一样主动迎向行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动词(飞、压、萦回、扪、来)和鲜明的色彩(翠、丹、青),把一座普通的石桥写得仙气飘飘。诗人没有直接说这里多美,而是通过行走其间的感受,让读者自己体会这种仙境般的意境。特别是最后青霞从脚下升起的画面,既新颖又充满想象力,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