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篇

田横岛,五百客,卢循洲,十万贼。
三千男,三千女,中央尚有徐福市。
苍茫隔一衣带水,阻绝中原成万里。
前朝疆宇到海尽,只今海若犹恭顺,龙宫懔懔天王命。
金翅三百只,铁觜三百只,地上人来海上立。
片帆直穿鱼腹出,须牙喷薄蛟螭血。
妖云毒雾天茫茫,摐金伐鼓船低昂。
后顾扬子院,前顾洛口仓。
三日东风一日渡,抬头笑指金门树。
绿水青山估客舟,到来还欲乘潮去。
峨峨御史台,橐橐尚食监。
黄米数十石,白米数十石,陈陈相因更百万。
软脚金钱费无算,舱中之米犹带汗。
吁嗟乎,蓄水安水门,削木作木插,从此治河无上策。
但听唐人得宝歌,安知秦代输边法。
君不见,古今方士扼腕燕齐间,但誇海中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海上冒险故事,暗讽了古代统治者好大喜功却劳民伤财的行为。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龙宫懔懔天王命")用夸张手法描写海上奇观。田横岛五百壮士、卢循十万水军的典故,加上徐福东渡的传说,构建了一个神秘的海上世界。诗人说虽然大海看似臣服于皇权("龙宫懔懔天王命"),实则暗藏凶险。

第二部分("金翅三百只"到"到来还欲乘潮去")描绘惊心动魄的航海场景。铁船金船在惊涛骇浪中穿行,冲破鱼腹蛟龙的血盆大口,在毒雾中摇摇晃晃。当船队终于看见陆地时,商人却还想着下次出海赚钱,暗示这种冒险永无止境。

第三部分("峨峨御史台"到结尾)笔锋一转,揭露背后的民生代价。官府粮仓堆满发霉的粮食("米犹带汗"),治水工程徒劳无功("治河无上策")。最后点明主旨:方士们吹嘘的蓬莱仙山,不过是统治者耗费民力的借口,就像秦始皇为边疆战事耗尽国力一样。

全诗妙在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批判完美结合。惊险的海上奇遇看似浪漫,实则每个意象都在揭露统治者的虚妄——用百姓血汗堆砌的"神山梦",终将像浪花一样破碎。诗中"抬头笑指金门树"的得意与"米犹带汗"的辛酸形成强烈反差,让批判更有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