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钓台

日暮江寒隐富春,客星曾此濯清尘。
一竿把钓仍堪老,五月披裘未压贫。
素业自应留水石,高名终拟傲麒麟。
桐江系鼎丝千尺,岂为狂奴洽隐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汉隐士严子陵在富春江钓鱼台隐居的故事,通过自然景色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隐士的清高品格。

前两句用"日暮江寒"的冷清画面,引出严子陵(客星)曾在此洗去尘世浮华。后两句用"一竿钓鱼"和"五月穿皮袄"的生活细节,表现他安于清贫的隐士生活,五月还穿皮袄说明他穷得连夏衣都置办不起,却依然自得其乐。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强调隐士精神:他的"素业"(清白的品格)就像江边石头一样长存,这种高洁名声连麒麟这样的神兽都比不上。最后两句用"桐江钓丝"比喻隐士的品格像钓鱼线一样绵长坚韧,说明真正的隐士不是为了装样子,而是发自内心的选择。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穷得坦荡,活得自在"的精神。诗人用钓鱼、穿旧袄这些日常小事,把"安贫乐道"这个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看到:真正的清高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姿态,而是甘于平淡的平常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