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杂诗

半厦茅堂一亩田,恬然高卧便登仙。
禅心坐我蒲团日,髀肉输人壮盛年。
疏懒不歌招隐赋,经营欲办买山钱。
长林未识何时遂,露湿新秋听晚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向往田园隐居生活的闲适心境,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半厦茅堂一亩田,恬然高卧便登仙"直接点明主题:住着简陋的茅屋,耕种一小块田地,悠闲地躺着就像神仙一样快活。这里用"登仙"来形容隐居生活的惬意。

"禅心坐我蒲团日,髀肉输人壮盛年"这两句有些自嘲的意味。诗人说自己整天像僧人一样打坐参禅,大腿上的肌肉都松弛了,比不上那些在壮年时期拼搏的人。这里既表现了隐居生活的清闲,也暗含一丝对虚度光阴的感慨。

"疏懒不歌招隐赋,经营欲办买山钱"进一步描写自己的懒散状态。诗人说自己懒得像古人那样写《招隐》这样的文章来歌颂隐居生活,但又盘算着要攒钱买下一座山来隐居。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既向往隐居又不得不为现实考虑。

最后两句"长林未识何时遂,露湿新秋听晚蝉"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感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隐居深林的愿望,只能在新秋的夜晚听着蝉鸣,感受露水的清凉。这里的"听晚蝉"特别有意境,既点明了季节,又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就像在跟读者闲聊一样娓娓道来。诗人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微妙心态。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之美,也引发我们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