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杂诗 其一
抚序感霜露,朝出城西门。
湖山黯无色,不知天地春。
官堤萦鸟道,夹路披烟榛。
将军旧筑垒,乱石如云屯。
孤往十余里,破屋知荒村。
入山拜先陇,抔土犹如新。
贫家少封树,杂卉纷尚存。
前冈耸华表,郁郁谁家坟。
石马半倾蹋,松柏摧为薪。
败棺见残骼,拜扫嗟无人。
我辈赖先泽,虎口留余身。
惕惕冰渊戒,一线延千钧。
祖德傥能述,愧无华亭文。
湖山黯无色,不知天地春。
官堤萦鸟道,夹路披烟榛。
将军旧筑垒,乱石如云屯。
孤往十余里,破屋知荒村。
入山拜先陇,抔土犹如新。
贫家少封树,杂卉纷尚存。
前冈耸华表,郁郁谁家坟。
石马半倾蹋,松柏摧为薪。
败棺见残骼,拜扫嗟无人。
我辈赖先泽,虎口留余身。
惕惕冰渊戒,一线延千钧。
祖德傥能述,愧无华亭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回乡扫墓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家族兴衰的感慨。
开篇写诗人清晨出城,看到冬末春初的湖山黯淡无光,暗示心情沉重。路上荒草丛生,旧时将军建的堡垒如今只剩乱石堆,走了十多里才看到破败的荒村,展现家乡的衰败景象。
扫墓时,诗人发现自家祖坟简陋,只有些野花杂草,而别人家的豪华坟墓(华表、石马)也已破败不堪,棺材暴露,无人祭扫。通过对比,表达"富贵终成空"的感悟。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能活下来已是祖先保佑,现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生活,生怕断了家族香火。想歌颂祖德,却自愧文采不如陆机(华亭鹤唳典故),体现谦卑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通过扫墓途中的所见所思,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家族兴衰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破败现实的伤感,也有对传承祖德的使命感,读来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