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三月访子白兄于秦淮桥

五月南风水倒流,秦淮桥下问扁舟。穿花燕子羽毛湿,隔水人家门巷幽。

心忆庭闱瞻楚树,身陪冠冕侍瀛洲。吾兄归去如相问,衣綵终期慰白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五月探访友人时的秦淮河畔风光,并融入了对亲情和人生追求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五月的南风带着湿气,河水仿佛倒流,诗人在秦淮桥下寻找友人的小船。湿漉漉的燕子在花丛穿梭,河对岸的人家掩映在幽静巷弄中——这些画面用"水倒流""羽毛湿"等动态描写,把江南雨季的潮湿感写得活灵活现。

后四句抒情:诗人看着楚地的树木思念父母(庭闱指父母居所),虽然自己身在官场(冠冕、瀛洲代指仕途),但最牵挂的是能早日衣锦还乡告慰白发双亲。最后两句尤为动人:他托友人若见到自己兄长,一定要转达这份孝心,期盼能用人生成就回报亲恩。

全诗妙在把雨季访友的寻常事,写得既有水墨画般的江南韵味(湿燕、幽巷),又饱含中国传统"孝亲"的深沉情感。特别是结尾"衣綵慰白头"的承诺,让整首风景诗突然有了温暖的人情味,道出了每个游子心底的牵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