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筌画金盆鸽孟蜀屏风者也一首
孟氏观阙尝鲜新,虯虯栱桷翔青冥。
可怜当年百事足,鬼眼未遽窥高明。
铺首仓琅百楼耸,宝帘珠带关银屏。
风台露榭敞锦缬,朝朝暮暮吹竽笙。
鹅溪白茧冰雪清,黄史舐笔研丹青。
屏间观者诚粲者,醉颊融暖兰膏匀。
金槃滴取宫桃露,点{左黑右南}铅朱三昧处。
融怡宿粉晕娇红,一片辞枝三月暮。
妙趣忘言心独睹,花好更教宫女妬。
彩翎降趾戏吾廷,啄哺驯和谢笼籞。
跖石窥盆刷羽仪,天乐凤箫鶱欲举。
智者创物仁者守,何嗟及矣何追咎。
当时高岸尚微茫,零落萍蓬入谁手。
华堂粉壁倚叉竿,五十年前亡是叟。
细说盈亏阅今古,我曹知爱当知恶。
此间风韵出成都,花上杜鹃啼最苦。
见之坐右久弥新,咄咄庸工难与语。
可怜当年百事足,鬼眼未遽窥高明。
铺首仓琅百楼耸,宝帘珠带关银屏。
风台露榭敞锦缬,朝朝暮暮吹竽笙。
鹅溪白茧冰雪清,黄史舐笔研丹青。
屏间观者诚粲者,醉颊融暖兰膏匀。
金槃滴取宫桃露,点{左黑右南}铅朱三昧处。
融怡宿粉晕娇红,一片辞枝三月暮。
妙趣忘言心独睹,花好更教宫女妬。
彩翎降趾戏吾廷,啄哺驯和谢笼籞。
跖石窥盆刷羽仪,天乐凤箫鶱欲举。
智者创物仁者守,何嗟及矣何追咎。
当时高岸尚微茫,零落萍蓬入谁手。
华堂粉壁倚叉竿,五十年前亡是叟。
细说盈亏阅今古,我曹知爱当知恶。
此间风韵出成都,花上杜鹃啼最苦。
见之坐右久弥新,咄咄庸工难与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宫廷的华丽屏风画,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奢靡与衰败。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奢华宫廷的写照
诗中用"铺首仓琅""宝帘珠带"等词描绘了孟蜀皇宫的金碧辉煌,连建筑上的龙形雕饰(虯虯栱桷)都仿佛要飞上青天。宫女们每天在装饰着锦缎的亭台楼阁里奏乐宴饮,展现了统治者极尽享乐的生活。
2. 艺术创作的细节
画家黄筌(黄史)在雪白的鹅溪绢布上作画,用金盘收集桃花露水调色,细致地描绘出屏风上栩栩如生的鸽子。诗中"融怡宿粉晕娇红"等句生动展现了画家如何用颜料表现花瓣将落未落的娇嫩状态。
3. 盛极而衰的隐喻
通过"一片辞枝三月暮"的落花意象,暗示繁华终将凋零。后文"五十年前亡是叟"直接点出这个政权早已覆灭,当年华丽的屏风如今流落民间,挂在普通人家的墙上。
4. 艺术鉴赏的智慧
最后诗人提醒我们:欣赏艺术既要懂得喜爱美好,也要明白其中警示(知爱当知恶)。就像画中在花间哀啼的杜鹃鸟,看似美丽实则暗含亡国之痛。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静态的画作写得活灵活现:鸽子在庭院踱步啄食,梳理羽毛时翅膀轻拍仿佛要随音乐飞起。这种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这幅失传的名画,同时感受到历史兴衰的无常。
苏籀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