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善庆堂主人夏元富
居士藏修洞庭野,新架虚堂殊潇洒。
闲门开傍橘柚林,万颗千株映青赭。
居士优游每不出,左列图书右盏斝。
逢迎自觉青眼众,来往应知白丁寡。
莓苔经雨上石砌,萝薜迎风拂檐瓦。
素闻平生剩积善,馀庆当传累世下。
醉挥健笔赋新诗,辄赠堂中乐居者⑴。
闲门开傍橘柚林,万颗千株映青赭。
居士优游每不出,左列图书右盏斝。
逢迎自觉青眼众,来往应知白丁寡。
莓苔经雨上石砌,萝薜迎风拂檐瓦。
素闻平生剩积善,馀庆当传累世下。
醉挥健笔赋新诗,辄赠堂中乐居者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夏元富的居士(在家修行的人)在洞庭湖畔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他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精神世界。
诗中首先描写了夏元富的居所环境:他在洞庭湖边的野地新建了一座名为"善庆堂"的屋子,屋子周围种满了橘柚树,果实累累映红了整个院落。这里用"潇洒"二字点出了主人超脱凡俗的气质。
接着描写主人的日常生活:他很少外出,屋内一边摆满书籍,一边放着酒具,过着读书饮酒的悠闲生活。"青眼众"指他结交的都是高雅之士,"白丁寡"说明他不与俗人来往,突出了主人的清高品格。
诗中还描绘了居所的自然景致:雨后石阶长满青苔,藤萝随风轻拂屋檐,这些细节烘托出隐居地的幽静氛围。
最后点明主题:主人一生积德行善("积善"),福泽将惠及子孙("馀庆")。诗人醉后挥毫写下这首诗,赠给这位乐在其中的隐居者。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环境、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致,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高雅自得的隐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闲适恬淡,展现了传统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