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廷尉杂述

天地清以宁,真机在得一。
斯理极玄玄,众妙所从出。
道丧溺人心,多为声利汨。
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
至理悟盈虚,何常计得失。
大宝逊神尧,箕颍终遗佚。
雕琢为圭璋,太璞竟完质。
超然排灵筌,非几乃可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核心思想是"返璞归真"。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前四句)讲天地运行的本质:天地之所以清净安宁,关键在于遵循"道"这个根本规律。这个规律虽然玄妙难懂,但却是万物生长的源头。就像大自然不需要刻意经营,却能生生不息。

第二层(中间八句)批判现实社会的浮躁:人们迷失在名利场中,无论聪明人还是普通人都忙着追逐外物。但真正的君子会专注修养品德,明白事物盈亏变化的自然规律,不计较一时得失。诗中举了两个例子:尧帝主动让位(大宝逊神尧),隐士许由宁愿在箕山洗耳也不接受帝位(箕颍终遗佚),说明高尚的人更看重精神自由。

第三层(最后四句)提出人生真谛:就像美玉不需要过度雕琢(圭璋)才能保持本质(太璞),人也要摆脱世俗规则的束缚(灵筌)。只有放下功利心(非几),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全诗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哲理,反对刻意追求外在成就,倡导回归本真。就像现代人常说的"简单生活""断舍离",诗人认为摆脱物质和名利的牵绊,保持内心的纯净,才是最高级的人生智慧。这种思想对当下忙碌焦虑的现代人,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