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游戏人间耳。
半山林、半居朝市,隐埋名字。
说甚稼轩姜白石,充做滥竽吹士。
又几个、疏狂如己。
残月晓风杨柳岸,更关西、铁板铜琶起。
苏与柳,各言志。
骏声清健词中砥。
倘彭王、一时并重,惹人猜忌。
三弄伊凉歌罢了,千顷汪洋声势。
文字到、中年灵异。
收敛雄心檀板下,把诗筒、咫尺勤交替。
箴酒句,佩韦识。
半山林、半居朝市,隐埋名字。
说甚稼轩姜白石,充做滥竽吹士。
又几个、疏狂如己。
残月晓风杨柳岸,更关西、铁板铜琶起。
苏与柳,各言志。
骏声清健词中砥。
倘彭王、一时并重,惹人猜忌。
三弄伊凉歌罢了,千顷汪洋声势。
文字到、中年灵异。
收敛雄心檀板下,把诗筒、咫尺勤交替。
箴酒句,佩韦识。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自嘲又洒脱的口吻,描绘了一个游走于山林与市井之间的文人形象。开篇"游戏人间耳"就定下基调——人生如戏,不必太较真。
上片写自己的生活状态:一半隐居山林,一半混迹市井,连名字都懒得留。提到辛弃疾、姜夔这些大词人,却自嘲是混在乐队里充数的南郭先生。用"残月晓风"(柳永风格)和"铁板铜琶"(苏轼风格)的对比,说明不同文人各有追求。
下片转入更深层的思考。说好文章就像骏马嘶鸣般清健有力,但太出众反而招人猜忌。用"三弄伊凉"(古曲《梅花三弄》)比喻艺术创作,最终要达到"千顷汪洋"的磅礴气势。特别提到人到中年,文字反而更有灵性,这时候需要收敛锋芒,在诗酒往来中寻找平衡。最后用"箴酒句,佩韦识"的典故(古人佩韦自警性子急),暗示要懂得自我约束。
全词妙在把文人那种"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的矛盾心理写得生动有趣。就像个一边喝酒吐槽,一边暗自较劲的才子,让人看到古代文人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