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半减依依学转蓬,班骓无奈恣西东。
平沙千里经春雪,广陌三条尽日风。
北斗城高连蠛蠓,甘泉树密蔽青葱。
汉家旧苑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

译文及注释

半减依依学转蓬,班骓(zhuī)无奈恣西东。
像转蓬一样纷飞而起的柳絮,在摇曳、飘荡之间,婀娜、轻柔之态已半减;离别赠柳时,平添一番无可奈何的愁绪,只得任马儿各奔东西。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班骓: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恣:没有拘束。

平沙千里经春雪,广陌三条尽日风。
花絮漫舞,一片片广袤的沙原宛如盖上了洁白的春雪;柳絮轻飞,一条条宽阔的街道整日风吹不息。

北斗城高连蠛(miè)(měnɡ),甘泉树密蔽青葱。
北斗城墙,崔巍高耸,唯见蠛蠓蔽天;甘泉宫内,树木茂密,满目青葱一片。
蠛蠓:古书上指蠓。

汉家旧苑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
汉家旧苑的柳树呵,该已睡足,是否发现那万缕千丝的枝条上,金黄的柳花已随风飞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像转蓬一样纷飞而起的柳絮,在摇曳、飘荡之间,婀娜、轻柔之态已半减;离别赠柳时,平添一番无可奈何的愁绪,只得任马儿各奔东西。
花絮漫舞,一片片广袤的沙原宛如盖上了洁白的春雪;柳絮轻飞,一条条宽阔的街道整日风吹不息。
北斗城墙,崔巍高耸,唯见蠛蠓蔽天;甘泉宫内,树木茂密,满目青葱一片。
汉家旧苑的柳树呵,该已睡足,是否发现那万缕千丝的枝条上,金黄的柳花已随风飞尽?

注释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班骓: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
恣:没有拘束。
蠛蠓(miè měnɡ):古书上指蠓。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柳絮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春日飘零、世事无常的画卷。

开篇用"半减依依"形容柳絮将落未落的柔弱姿态,像无根的蓬草随风乱转,又像失控的马车东西乱跑。这里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写出柳絮身不由己的漂泊感。

接着镜头拉远:千里平沙像积着春雪(其实是柳絮堆积),三条大路上整天刮着带柳絮的风。这里把柳絮比作积雪,既写其多,又暗含"看似美丽实则短暂"的意味。

然后视角转向城市:北斗城虽高却挡不住蠛蠓(小飞虫)般密集的柳絮,甘泉宫的绿树也被柳絮遮蔽。通过"高城挡不住飞絮"的对比,暗示再坚固的事物也难逃时光侵蚀。

结尾意味深长:汉代旧宫苑里的柳树(暗指曾经的繁华)睡够了,哪会注意到黄金般的柳条已空空如也?用"黄金万缕空"作结,既呼应柳絮的金黄色,又暗喻荣华富贵的虚幻。

全诗明写柳絮,实则借物抒怀。通过柳絮的漂泊无定、遮蔽宫苑、终成空无,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盛衰难料的感慨。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一系列鲜活的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人生况味。

刘筠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