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登高望远的场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写秋山常年秀丽挺拔,忽然有游客登临。这里"长耸秀"三个字勾勒出山势的雄伟,"忽"字则暗示了登山的偶然性,为后文埋下伏笔。
中间四句形成鲜明对比:游客离开后,山林重归寂静,只有落叶沙沙作响。天空澄澈,万籁俱寂,夕阳西下,山峰半明半暗。这里通过"客去山仍寂"与开头的"有客登临"形成对照,用落叶声、光影变化等细节,营造出秋日山林的静谧之美。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秋天)又要过去了,而自己却虚度光阴至今。这里的"蹉跎"二字道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无奈,让整首诗从写景自然过渡到抒情。
全诗语言简洁,先写景后抒情,通过登山这一小事,引出对光阴易逝的深刻感悟。诗人用秋山的永恒反衬人生的短暂,用游客的来去象征时光的流逝,读来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