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诗

千岩万壑东南美,中有一山尤秀伟。
伊谁衣被以佳名,非雾非烟腾瑞气。
有人于此曾课书,出山能士为写图。
风林泉石振清响,佔毕吟诵声难模。
聚为胸中线五色,不补衣裳华衮黻。
乃作江湖漫浪游,奋藻扬葩肆吟笔。
文为人瑞要瑞时,时不与我文奚为。
何如抱书还旧隐,姑颂楚橘歌商芝。
吾衰一字不解作,平生学殖叹荒落。
为儒无用拟修玄,徒想仙人五云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隐于东南山水间的灵秀山峰,借景抒发了文人怀才不遇却坚守本心的情怀。

开篇用"千岩万壑"的壮丽景象引出这座特别秀美的山,山上缭绕着祥瑞的云雾。这里曾有位隐士读书教学,他培养出的学生为他画下了山中风景——风吹树林、泉水击石的清雅声音,与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构成难以复制的意境。

这位隐士胸中有锦绣文章,但他不追求用文采来装饰官服(指不当官),而是选择漫游江湖,自由地挥洒才情。诗人感叹:文章再好也需要遇上好时代,既然生不逢时,不如像隐士一样回归山林,歌颂山中的野橘和灵芝(象征高洁品格)。

最后诗人自嘲年纪大了写不出好文章,学问也荒废了。当儒生无用武之地时,他甚至想学道家修仙,向往传说中仙人居住的"五云宅"。这里的"五云"既指祥云,也暗喻多彩的才华。

全诗通过"山—隐士—诗人"三层递进,表达了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矛盾心理。最动人的是那份明知不合时宜,仍要守护精神世界的倔强,就像那座在云雾中始终秀挺的山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