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感四首其三
江河亘九地,日月丽九旻。
明者必有本,流者必有源。
一极肇万有,至理无馀言。
行人望逆旅,所觊一榻温。
黄昏幸即次,遽欲隳乃垣。
以彼虫鼠智,妄启般倕门。
高言视一世,举目皆童昏。
六籍炳明训,灵扃俨威神。
十室且忠信,寰中岂无人。
谁欤仗三尺,屏此魑魅群。
明者必有本,流者必有源。
一极肇万有,至理无馀言。
行人望逆旅,所觊一榻温。
黄昏幸即次,遽欲隳乃垣。
以彼虫鼠智,妄启般倕门。
高言视一世,举目皆童昏。
六籍炳明训,灵扃俨威神。
十室且忠信,寰中岂无人。
谁欤仗三尺,屏此魑魅群。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探讨了人生和社会的根本道理。前四句像在说:江河遍布大地,日月高悬天空,明亮的东西都有根基,流动的东西都有源头——这是在讲万事万物都有其根本规律。
中间部分用"旅人找旅馆"的日常场景打比方:旅人只求一张温暖的床,但若刚住下就想拆墙,这种像老鼠虫子般的小聪明,居然敢挑战造房大师的工艺。这是在讽刺那些不懂基本规律却妄想颠覆传统的人。诗人感叹:放眼望去,似乎到处都是幼稚糊涂的人。
最后诗人表达了信心:经典著作就像明灯,真理之门庄严神圣。哪怕十户人家里就有一户讲诚信,天下怎么会没有明白人呢?他呼唤有人能拿起正义之剑,驱散这些妖魔鬼怪般的歪风邪气。
全诗核心是说:做人做事要遵循基本规律,别耍小聪明破坏根本。就像拆墙的旅人最终会无家可归,违背真理的人终将自食其果。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批评,也包含着对正道终将盛行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