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写给好友刘大校书的送别之作,用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和人生感慨。
前四句是温暖的安慰:诗人回忆当初在京城分别时,就知道你才华出众。现在你肯定还像从前一样擅长写诗作赋,别因为官职低微、生活清贫而叹息。这里用"应犹""莫叹"这样的口语化表达,像老友聊天一样亲切。
后四句转向离别的愁绪:我们又要经历远别的伤痛,若不为此伤感,反而要为自身处境忧愁了。最后两句突然展开壮阔画面——清风浩荡吹拂万里长江,天地间只有你一个孤独的归人。这个结尾特别动人,把个人离愁放在广阔天地间,孤独感瞬间被放大,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友人形单影只的旅途。
全诗妙在既有"莫叹在官贫"这样接地气的安慰,又有"清风几万里"的宏大意境,把日常的送别写出了深沉的人生况味。诗人对朋友的理解(认可才华)、体贴(劝慰贫官处境)和牵挂(想象归途孤独)都融入短短八句中,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质朴深厚的情谊。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