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夜宿二癸庵

为避尘嚣就梵宫,一宵清兴许谁同。
四山绿净天垂釜,万树青低月偃弓。
岭外春来寒已少,湖边波定影全空。
此时身世知何处,扰扰槐安叹转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为了躲避世俗喧嚣,来到寺庙过夜的宁静体验。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

前两句写诗人选择在寺庙过夜的原因——为了远离尘世纷扰,享受清净。用"谁同"二字暗示这种清雅的兴致难觅知音。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勾勒出夜晚山寺的静谧美景:四周青山像倒扣的锅一样环抱,月光下的树影低垂如弯弓。虽然已是春天,但山外寒意未消,而湖面平静得连倒影都看不见。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纯净世界。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在这样的环境中,突然意识到人生就像风中飘转的蓬草,又像南柯一梦般虚幻。这里用"槐安"典故(出自《南柯记》,比喻人生如梦)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明了的自然景物,传递出深刻的禅意。诗人通过描写一个远离尘嚣的夜晚,让我们感受到宁静中的哲思,体会到放下烦恼后的心灵自由。这种由外景到内心的自然过渡,让读者也能在阅读中获得片刻的宁静与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