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昨所蓦之涧反有怯不自胜之意

礧々布泓渟,琤潺四面并。
试寻来处熟,忽动老心惊。
石势熊渠虎,风声永固兵。
自怜人我杂,无语看云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游旧地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核心在于"熟悉的地方反而让人害怕"这种反直觉的人生体验。

前四句像一组动态镜头:先是溪涧全景——石块堆叠的溪水时而深潭时而激流(礧々布泓渟),四周水声叮咚交织(琤潺四面并)。当作者试图辨认曾经熟悉的路径时(试寻来处熟),突然涌上类似"近乡情怯"的不安(忽动老心惊)。

五六句用两个精妙比喻强化这种不安:溪石像古代传说中的熊渠虎般狰狞(借用《韩诗外传》典故),风声宛如古代永固城的战鼓(化用庾信《哀江南赋》)。这两个历史典故的运用,把自然景物转化成了充满威胁感的象征。

结尾揭示深层原因:人到中年(自怜),世俗杂念越来越多(人我杂),再也找不回当年纯粹欣赏风景的心境。最终只能沉默望云(无语看云行),这个动作既表现逃避,也暗含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全诗妙在将"重游故地反而害怕"这种特殊心理,通过声音(水声、风声)、视觉(怪石、流云)的立体描写具象化,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有时候最让人畏惧的,不是陌生环境,而是那个在熟悉环境中发现自我变化的瞬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