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蒋伯威朱德常游育玉山得冷字

春晴烟雾开,地胜林泉迥。
杖策随诸彦,寻僧访幽景。
古径人影稀,落日松阴冷。
徜徉谷鸟散,临憩山房静。
玄赏谁能忘,尘虑从兹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与友人同游山林的闲适场景,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开篇"春晴烟雾开"用简洁的画面感拉开序幕:春日放晴,山间雾气散开,露出清朗景色。"地胜林泉迥"则点出这里风景独特,山林泉水格外幽静,为全诗奠定了远离尘嚣的基调。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游山过程:诗人拄着手杖与友人同行("杖策随诸彦"),寻访山中僧人("寻僧访幽景")。走在古老的山路上几乎遇不到其他游人("古径人影稀"),夕阳将松树的阴影拉得很长,透着凉意("落日松阴冷")。这里"冷"字用得巧妙,既写实景的温度,又暗含超然物外的清冷意境。

后四句转入感悟:他们随意漫步惊飞了山谷的鸟儿("徜徉谷鸟散"),在山中屋舍小憩时更觉万籁俱寂("临憩山房静")。最后诗人感慨:这样玄妙的自然之趣令人难忘("玄赏谁能忘"),世俗的烦恼在此都被隔绝了("尘虑从兹屏")。

全诗就像一组流动的山水镜头,从远山云雾推到松间光影,再定格于静寂山房。诗人通过"人影稀""松阴冷""山房静"等意象的层层铺垫,最终引出"忘却尘世"的主题,让读者仿佛也跟随他完成了一场心灵净化之旅。最动人的是那份与自然独处的惬意,以及友人同游却不喧闹的默契,这种闲适自得的情怀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