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望驿道

左带吴松右五湖,人家笑语隔菰蒲。
风涛不动鱼龙国,烟雨翻成水墨图。
越客卧吹船上笛,吴姬多倚水边垆。
鉴湖道士如招隐,一曲他年得赐无。

现代解析

《平望驿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首句“左带吴松右五湖”描述了平望驿道两边的景致,左边被吴淞江环绕,右边则是辽阔的五湖。这样描述既点出了地理位置,也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仿佛整个画面都展现在眼前。

接下来,“人家笑语隔菰蒲”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水乡人家的生活场景。菰蒲是指生长在水边的植物,作者通过“隔菰蒲”来表现这个地方的幽静,从远处就能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给人以温馨、和谐的感觉。

第三、四句“风涛不动鱼龙国,烟雨翻成水墨图”,进一步展现了水乡的独特魅力。“风涛不动”是说这里的水面平静,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烟雨翻成水墨图”则是形容烟雨迷蒙下的景色,如同一幅水墨画,给人一种淡雅、宁静的艺术美感。

第五、六句“越客卧吹船上笛,吴姬多倚水边垆”,描绘了水乡生活中的具体画面。越客指的是来自越地的客人,他们悠闲地躺在船上吹着笛子;吴姬是吴地女子,她们则倚靠在水边的酒馆。这样的画面充满了江南水乡特有的诗意和悠闲。

最后一句“鉴湖道士如招隐,一曲他年得赐无”则引用了典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鉴湖道士是古代隐士的象征,而诗人在这里说如果能像古代的隐士一样过着隐居的生活,能吟咏出一曲美妙的诗歌,那该多好啊。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宁静生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美景的向往。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