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阴那山

山云叆叇日斜阳,人掠溪流访法王。
不灭不生繇自在,无三无二一乘藏。
帷灯闪烁优昙湿,山月玲珑柏子香。
远策特为寻结社,白莲何事已亡羊(清康熙《埔阳志》卷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探访阴那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禅意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景:夕阳下,山间云雾缭绕,有人沿着溪流去寻访佛法高深的"法王"(可能指高僧或寺庙)。这里用"掠"字形容人轻盈地沿溪而行,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讲佛理:用"不灭不生"(超越生死)、"无三无二"(消除分别心)等佛教术语,表达万物自在、佛法唯一的境界。接着用"优昙湿"(珍稀的昙花沾露)、"柏子香"(柏树清香)这些具体意象,让抽象的佛理变得可感可知。

最后两句抒情:作者远道而来想参加佛教结社,却发现像"白莲社"这样的修行团体已经消散。"亡羊"典故暗示追寻真理的路上容易迷失方向,透露出淡淡的遗憾。

全诗巧妙融合山水与禅理,用云雾、溪流、昙花、月光等清幽意象,营造出空灵意境。虽然涉及佛教思想,但通过具体景物来表现,让读者既能感受山水之美,又能体会超脱尘世的禅意。最后一句的怅惘之情,又让诗歌多了人间烟火气,显得真实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