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杂诗八首 其八

西山巀嶪奠金方,白帝精躔龙走藏。
水学涧伊萦洛邑,原开鄠杜壮咸阳。
云霞气结青莲宇,粳稌脂流碧玉光。
恒镇滹涛天地险,汤池金郭帝王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长安(今西安)一带壮丽的山河景象和帝王气象,充满对这片土地的赞美。

前四句写地理形势:西边的高山像屏障一样守护着这片金色土地,传说中白帝(西方之神)的龙脉在此潜伏。河流像洛阳的涧水、伊水一样蜿蜒环绕,平原像咸阳附近的鄠县、杜陵一样开阔雄浑。这里用两个著名古都的地理特征作比,突出长安的王者之气。

中间两句写物产丰饶:山间云雾缭绕处建有佛寺,田野里稻米饱满得像要流出油脂,在阳光下泛着碧玉般的光泽。通过"青莲宇"(佛寺)和"碧玉光"(稻浪)的意象,展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最后两句总结升华:恒山(北岳)和滹沱河构成天然险要,这里的城池像熔化的金属浇筑般坚固,正是建立帝王基业的宝地。诗人用"汤池金郭"这个比喻,既形容城池固若金汤,又暗含此地如熔炉般能锻造出伟大王朝的意思。

全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一幅立体地图,既有高山大河的宏观气势,又有稻浪佛寺的细节特写,最终落脚于对"帝王之都"的礼赞。诗人通过空间铺陈和色彩渲染(金、白、青、碧等),让读者感受到这片土地蕴含的磅礴生命力与历史厚重感。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