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务实的家庭生活场景,语言直白却充满生活智慧。
前两句"多栽香子傍芙蓉,家有香田即素封"说的是:在荷花池边多种些香草(香子),家里只要有能种香料的田地,就等于拥有了不用做官也能体面生活的资本(素封指不靠官职的富足生活)。这里用种香草比喻踏实劳动,传递出"勤劳致富"的朴素道理。
后两句"欲向东官金桔岭,尽将妻子作香农"更生动:诗人打算带着全家搬去盛产金桔的东官地区(今广东一带),让妻子孩子都当起种香料的农民。这里的特别之处在于,诗人不是悲叹务农辛苦,而是带着全家投身农业的积极态度,"尽将妻子作香农"甚至透出几分举家创业的豪迈。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种香草、金桔这些南方特色作物,勾勒出鲜明的地域风情
2. "妻子作香农"打破传统文人轻视劳动的观念,展现劳动光荣的平等思想
3. 通篇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生活气息,把平凡的农耕生活写得充满诗意和希望
本质上,这是首接地气的"创业诗",诗人把南下务农当作全家人共同的事业选择,在简单劳作中寻找生活的满足感。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