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归赞

壁观九年,葫芦按水。
无计脱身,强分皮髓。
只履栖栖何处归。月明后夜思熊耳。

现代解析

这首《西归赞》用简单生动的意象,讲述了一个修行者求道与归途的故事,充满禅意和人生思考。

前两句"壁观九年,葫芦按水"像一幅漫画:一个人面壁打坐九年,却像按着葫芦想让它沉入水底——葫芦总会浮起来,暗喻刻意追求修行反而徒劳。这里用生活化比喻,说破"强求反而不得"的道理。

"无计脱身,强分皮髓"更直白:就像硬要把果肉和果核分开一样,人总想强行区分表象与本质,反而陷入纠结。这种执念让人无法真正解脱。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只履栖栖"(孤零零一只鞋)的画面感,引出修行者的迷茫:该去哪里?最后在月明之夜望向"熊耳山"(达摩祖师葬地),暗指真正的归宿不在远方,而在回归本心。

全诗妙在用"葫芦沉水""分果核""丢了一只鞋"这些日常事物,把深奥的禅理讲得鲜活有趣。它告诉我们:刻意追求境界反而不得,放下执念才能找到归途。就像最后那轮明月,安静照耀着每个人回家的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