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叫《访朱鉴翁座师》,是诗人表达对老师朱鉴翁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下面我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人说“不辞蹑屩远寻师”,意思是说,我不怕路途遥远,不怕穿着草鞋跋涉,专门来找我的老师。这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愿意为了求师而不怕艰辛。
接着,“廿载襟怀始一披”,诗人说,我找了老师二十年了,今天终于可以面对面地聆听教诲,解开心中的疑惑。这里的“襟怀”可以理解为心中的疑惑和渴望,诗人表示自己长时间以来一直渴望能够得到老师的指导。
然后,“几向南中瞻海岱”,诗人回忆起过去自己多次向往南方的海岱(指大海和泰山),可能是在寻找精神的寄托或者是在期待老师的到来。这里的“瞻”就是向往、期盼的意思。
“今从座上挹琼芝”,现在,我终于坐在了老师的座位上,感受到了老师的智慧如琼芝一般珍贵。这里的“挹”是指吸取、吸收,诗人将老师的智慧比作琼芝,表达了对其珍贵性的认识。
接下来,“谩言潇洒吟风日”,诗人表示自己曾经以为自由自在地吟诵诗词是很潇洒的事情,但与老师相比,自己显得微不足道。
“愿学屏营立雪时”,诗人表示自己愿意像古人一样,在雪地里虔诚地等待老师,以求得老师的指导。这里的“屏营”是指恭敬地等待,而“立雪时”则是指大雪纷飞的时候。
最后,“滥厕门墙成底事,抠趋惟有泪双垂”,诗人表达了自己曾经因为未能得到老师的指导而感到遗憾,以至于泪水涟涟。这里的“滥厕门墙”指的是自己曾经未能进入老师的门下学习,而“抠趋”则是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以及对老师智慧的高度评价。诗人在诗中回忆了自己的求师之路,表达了对老师的向往和期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老师面前的谦卑和感激之情。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让读者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