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

霜寒潦尽水痕收①,帘捲西风何处楼②?
汉水北吞云梦入③,洞庭南送楚江流④。
棋敲残月千山冷,笛落孤亭万里秋⑤。
大醉倚阑呼费祎⑥,蒹葭萍蓼漫成忧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壮阔的景色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人生的感慨。

首联"霜寒潦尽水痕收,帘捲西风何处楼?"写秋日景象:寒霜降临,积水退去,西风卷起帘子,诗人不禁感叹这是哪里的高楼。开篇就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颔联"汉水北吞云梦入,洞庭南送楚江流"用夸张手法写长江的雄伟气势:汉水向北奔流仿佛要吞没云梦泽,洞庭湖向南推送着楚地的江水。这两句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颈联"棋敲残月千山冷,笛落孤亭万里秋"转入抒情:在残月下对弈,千山显得格外寒冷;笛声从孤亭飘出,万里秋色更添寂寥。通过"棋"和"笛"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惆怅。

尾联"大醉倚阑呼费祎,蒹葭萍蓼漫成忧"写醉后情态:诗人醉倚栏杆呼唤古人费祎,看到水边的芦苇和浮萍,忧愁油然而生。这里借古抒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全诗以黄鹤楼为背景,将雄浑的自然景观与细腻的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既有"汉水北吞"的豪迈,又有"笛落孤亭"的婉约,最后以醉酒呼古、见水生愁作结,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绪。诗中"霜寒"、"西风"、"残月"、"孤亭"等意象共同营造出深秋的寂寥氛围,而"呼费祎"的典故又为这份愁绪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0